之后,随着疆域越来越辽阔,随着甘蔗制糖的出现,出现了石蜜,这玩意程处弼一直叫它红糖。

  石蜜的出现,让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令人幸福的甜美味道。

  这也是为什么天竺人敢拿细砂糖贩卖到长安的原因,就是因为人们对于糖类的需求。

  不过,天竺的细砂糖,程处弼一开始开以为是特娘多高档的货色,直到上手了才知晓。

  天竺人贩运来的细砂糖,分明就是碾碎成粉末状的红糖,跟细砂糖根本不是一个品种。

  可为什么天竺人的糖敢卖到大唐的长安城来,就不得不说一个原因。

  石蜜是完全看天吃饭的产物,纯度不足,甜度也远在红粮之下。

  程处弼听闻那些大唐的勋贵门阀,世家大族也要蹿去交州搞开发的时候。

  他就已经考虑到了一个问题,大量的粮食的出现,对于社会来说,并不是一个好事情。

  突然性的粮食暴发性增长,只会造成粮价大跌,一旦粮价大跌。

  老百姓们手中的粮食就无法拿来换成他们所需要的生活生产物资。

  所以,程处弼琢磨了老半天,最终还是因为那段时间正在搞那蜂蜜养殖的时候来了灵感。

  首先,老程家的酒中精华,正是用的甘蔗酒,而甘蔗不但可以酿酒,同时也可以用以制糖。

  就程处弼所知晓的是,在后世甘蔗绝对是十分优秀的经济作物。

  而现如今,唯一能够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出糖的经济作物,就是甘蔗。

  之前忙着制作酒中精华去了,再说了,老程家在南方也没有地。

  而现如今,交州要大开发,大家都种粮食,那倒不如搞点经济作物。

  更何况,天竺人都把红糖卖到了大唐来,这让程三郎心中暗恨。

  咋的,不要以为我们大唐帝国的唐字没有偏旁部首,你们这帮子阿三就敢赚老子的钱。

  所以在作出决定的第一时间,程处弼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让人将书信带往交州,建议大家都种植甘蔗,用以制糖,而且就在交州当地搞制糖工坊。

  交州制糖业,那只是交州发展的一步大棋,既然天竺都能够把糖卖到大唐来,凭什么大唐不可以把糖远销海外?

  #####

  “若是种植甘蔗用以制糖这倒真是个好法子,我听闻甘蔗只能够种植在气候炎热之地。”

  “哎呀……咱们还是反应太慢了,居然把甘蔗这种好宝贝给忘了。”

  “在长安,一斤石蜜就可以换一斗米,我可是采办过的,特别是那天竺来的细砂糖更是贵得令人发指……”

  瞬间,一帮子管事们开始兴奋地讨论了起来,七嘴八舌地发表着自己对于红糖和黑糖的看法。

  “程管事,这里有个问题想要问上一问。”

  刘宏基家派来的管事的大嗓门,再一次压制住了大家的喧嚣。

  看到程安朝着自己示意后,这位管事清了清嗓子道。

  “刘某这些日子,在交州一带也见过那些当地人在种植甘蔗以制糖。

  便是将甘蔗榨取其汁,置于石池之中,曝晒至汁收尽而得,故谓之石蜜。”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第一世家,大唐第一世家最新章节,大唐第一世家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