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

  苏何想起来,好像珠江都督府是在八十年代,开始转向油麻地。

  这边一开始就有人居住,但大部分都是比较落后的,和后世的那些城中村很像。

  但这个时候,应该是要开发油麻地了。

  油尖旺区,应该就是这个时候开始的。

  或许,计划是很早就有的。

  但实施,应该还有一段时间。

  “那就去油麻地看看。”

  油麻地,尖沙咀,旺角。

  这是后世很多人耳熟能详的三个名字,结合在一起,那就是油尖旺区。

  “好,苏先生坐稳了。”

  司机在下个路口,转了个方向,朝着油麻地开去。

  这边,相比于中环,就落后的多。

  如果说中环是市区,那这里就是乡下了。

  一个地方的各个角落,不可能都是一样的。

  苏何也让司机带着进去转了转,这边确实有楼盘出售。

  但苏何却并没有打算要购买。

  期间,一个男子凑过来问道:“先生,可是要买楼花?我跟你说,这边的几个楼盘,楼花都在我们手上。”

  苏何哑然。

  司机将人赶走,解释道:“有一部分人,专门买楼花,然后转手就给别人,赚取差价。”

  苏何理解这个,这就和后世很多楼盘,还没开始建设,就已经有预售出来了。

  买家在楼盘没落成前,花费少量订金,订下一套或多套单元,同时获得房屋认购书,之后再将认购书转手卖给他人,从中赚取差价。

  苏何还记得,珠江tvb楼市题材的电视剧《创世纪》中,有一个角色就说过类似的话。

  “我不是没有尝试过,我尝试安分守己,拼命干活!挣那么一点点钱!我试过!但是外面那些人,外面那些人!他们只是拿一点点钱出来,花一点点时间,把房价炒高不断地赚大钱!这叫作公平吗?”

  徐文彪的这句话,说出了很多珠江人的心声。

  他们辛辛苦苦的一辈子,居然还败在了人家炒房的人。

  这些人,只要付出很少的一部分的钱,就可以赚取大量的差价。

  而他们辛辛苦苦一辈子,却只能供一套房。

  而这部剧的编剧,已经到了45岁,却还是没钱购房。

  这些事情,都太沉重。

  苏何也没有办法改变。

  “不过至少,内地那边,我要做一些事情。”

  苏何了解这些,他今天也只是来看看,不是想要真正的买房。

  “再到中西区去看看。”

  他就是想要到处转转,司机也不多说。

  可以提供建议,却不能做苏何的主。

  他只是一个司机,不是投资顾问,更不是汇丰的高层。

  不过他的脚步注定了没有办法进行下去了。

  汇丰来了人:“苏先生,桑德士经理让我告诉您,思锐星的人来了。”

  苏何讶异:“这么快?”

  转头,就知道对方为何这么快了。

  估计是那老头的身体有了改善。

  是人就怕死,那老李头也例外。

  “那就回去吧。”

  不管怎么说,这是花了大价钱,买了自己东西的人。

  之后,还要从人家手里拿到一条生产线呢。

  印制电路板,这是半导体的配套企业。

  不能说前置,也不能说是下游。

  半导体做出来的那些微晶片等等,就是加载贴装在印制电路板上的。

  印制电路板,又被称为pcb,是电子产业的一种基础。

  是各种电子元器件的载体,又被称为基板。

  那边,陆渊带着人在关口这边等着,无意间,居然发现了一个熟人。

  “于夏?”

  于夏也奇怪,怎么在这里还有认识自己的人?

  转过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脸孔,一下子还没想起来,到底是谁。

  愣了好一会,才想起来,这不是苏先生身边的那个人么?

  陆渊有些奇怪:“你们不是已经办好了户口,也落了脚吗?这是?想回去了?”

  于夏苦笑:“想家倒是真的,但回去?不行。”

  好不容易才来到珠江,没赚到钱,怎么回去?

  丢不起这个人。

  但是,他们又找不到事情做。

  “太难了。”

  于夏感慨一声:“太难了。我以为来到珠江,就能捡钱了。这里不是传说,到处都是黄金吗?”

  陆渊沉默了一下。

  他知道这边确实繁华,到处都是黄金,那也只有苏先生这一类的人才能捡到。

  他们这些普通人,怎么看得到地上的黄金?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你好,我的1979,你好,我的1979最新章节,你好,我的1979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