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兰大师的父亲死于意外后,她跟随母亲搬到丁丁花镇,丁丁花镇的居民可以证实,她非常早慧,拥有与常人不同的看人待物视角,而且非常自立,尽管她母亲没有对她多加照顾,她在善良亲切小镇居民的关心下仍然健全长大。”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梅老太太,梅老太太是索兰大师的邻居,也是照顾她比较多的人,在夏西·多来提失踪前后,索兰大师还曾去医院照顾生病的梅老太太,当时的记录和医护人员可以证实这一点。”

  “鉴于梅老太太的子孙死于意外,梅老太太应该对矿难事故尤其关心,而索兰的父亲也死在矿山中,会好奇父亲的死因以及死亡之地是人之常情,因此她会前往祭奠自己父亲合情合理。”

  “这里应该提到的一点是,他父亲有正式的墓地,索兰父亲这边亲人也不少,至于她为什么很少与父亲一方的家人往来又前往父亲事故地点祭奠而非墓地,第一应该是她母亲的缘故,她的母亲在丈夫死后有明显的抑郁倾向,索兰早慧,刻意回避并不难理解,第二就是她对当时爆发式的矿难也产生了怀疑。”

  “这个怀疑足以解释她为什么要瞒着所有人前往事故地点。”

  “索兰父亲的事故地点距离梅老太太儿子的新坟不远,梅老太太当时生病,她应该是抱着代为祭奠的心态去了伏牛村,恰巧在这里碰到了同样来祭奠的梅老太太,并见证了部分事情的经过。”

  “为什么说她只是见证了部分经过?”

  “原因在于,如果她在夏西·多来提死之前就知道了这件事,不管是她出于善良阻拦,还是视她如孙女的梅老太太为了她悬崖勒马都是有可能发生的情况,而这个环节中只要出现一点变故,夏西·多来提就有可能活下去。”

  “既然没有,而索兰又在数年后重返藏尸地点放入了画作,说明她应该是在事后见到了尸体。”

  “而她在二十岁左右时突然决定开始画油画,证明这件事给了她巨大的冲击,夏西·多来提又被藏在地下两百米,只有见到尸体,才能补完这件事情中最具情感冲击的部分。”

  “她有可能在事后从梅老太太或是恩波的口中得知了矿难的真相,所以才没有揭穿两人,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此时夏西·多来提已经身死,而她情感上更倾向于照顾自己十几年的梅老太太,因此选择沉默。”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索兰在后来应该经过大量的取证调查,每一张能画在画上的人脸都是与矿难事件相关的。”

  徐获说到这里顿了顿,“题外话,既然当初索兰大师能够查到证据,相信现在要调查,也不会全无痕迹,就看是不是真心想查。”

  “说回正题。”

  “索兰大师目睹但没有揭穿夏西·多来提的绑架撕票事件,又在数年后放入了自己的画,并在自己活着的一百年时光绝口不提此事,为什么要在死前说出来呢?”

  “揭穿矿难真相的最好时机实际就是在夏西·多来提失踪之后,当时应该非常好寻找证据。经过一百年,即使画找出来了,死在矿难中的人连同与他们有关的人员都可能已经化为尘土,追究仿佛意义也不大……为什么要拖延这一百年?”

  (本章完)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玩家请上车,玩家请上车最新章节,玩家请上车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