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最快更新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最新章节!

  距离银心1500光年的超大质量恒星烈阳3号星的第七颗行星正沿着稳定的轨道缓慢地运转着。

  烈阳3的7号行星直径约为19000公里,质量为地球的7.6倍。

  其表面没有大气,看起来就是颗荒芜的岩石行星。

  但在它的内部,却已是被改造出了个世外桃源。

  由于7号星具有更大的质量,更庞大的体积,星球表面重力数倍于地球。

  为了更好的迎接理论上可能出现的先哲降生,7号星里的人类聚居点被建在地下2654公里的平面高度。

  此时由于内外物质在密度等方面的差异,在这个近似于水平的等高面上重力刚刚好为1G,最符合二十一世纪人类的需求。

  在2981年左右,人类先后有八千余艘萌芽舰秘密抵达该行星,并直接扎入地底。

  到如今,经过短短十五年的发展,7号行星上已经建成相互连通,分工明确的八个地下基地,拥有二千四百万人口。

  表面看来,这二千四百万人组成的行星级基地只是无名舰队辐射开来后建成的近千万个或大或小的基地之一。

  但事实上,每一艘抵达这里的萌芽舰中的胚胎,都经过了精心选择,每一个被选中来此的幼童与成年人导师,更是各行各业中的精锐中的精锐。

  这里已然被建成了一个高居于人类文明金字塔顶端的巅峰之城。

  在这十五年里,烈阳3恒星7号行星基地为无名舰队与晨风帝国创造了大量科技创新,以区区两千四百万人的数量基数,为这十五年里缓慢而坚定的人类科技进程创造了接近百分之一总量的财富。

  百分之一看似不多,但要知道,此时人类的总人口已经达到数千万亿。

  为了加快消化7号星成果的速度,以及随时可以将人口转化为军政科一体的强悍战斗力,在烈阳3附近半光年范围内的七个行星系里,人类依托于无人装备系统建成了规模庞大的生产基地。

  但这些生产基地并未采用集中规模化的巨型模式,转而依托于特异复眼奴族矿星人与迷族,由多达数百亿个小作坊一般的太空小型单位组成。

  这些小型单位的平均体积仅为数百立方米。

  矿星人是一种纯硅基生命,身体结构形如机器,没有肌肉,通体由无数化工厂中的物料管一般的管道组成。

  矿星人没有呼吸,无须氧气,也不惧辐射与太阳风,能在宇宙中撑开水母般的超薄翅翼,以类似叶绿体与戴森膜结合体的效率吸收光能,以及捕捉散落的引力能、热能甚至少量实能,然后在极高算力的辅助下,又或是再吸收一些其他原始物质,将这些能量与物质转化成各种各样的零件,又或是具备自主算力的中小微三个等级的机器人。

  半机械半生物结构的迷族,便与矿星人合作,组成来自不同种族的协作小组。

  每一个迷族个体可以同时指挥数万矿星人。

  数百万个迷族与数百亿个矿星人,便组成了总体产能规模无比庞大,但又看似零星的多功能工业基地。

  整个生产流程十分简单,烈阳3生产控制部下发指标,落实到各个迷族的头上,再由这些迷族来读取图纸,制定精细计划,再分发给矿星人。

  需要生产中小微型单位时,相当于有数百亿个小而精的车间同时开工生产同样的产品,既灵活又高效率。

  在生产大型单位时,矿星人还能利用自身生物特性,拼装组合桥接起来,变身成超大型生产车间。

  矿星人的拼装极限高达十亿个,可以在短短一两个小时内,便直接吞吐出一艘长达数百公里的大型单位。

  但目前由于隐蔽需求,迷族与矿星人不生产这种超大型装备,而是将80%的产能都分配给了纳米级综合智能机器人。

  平均每个“车间”每天能生产出数万个机器人。

  在更强人工子智能的协助下,平均每个7号行星里的人都能控制多则数百亿个,少则数十万个综合智能机器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最新章节,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