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这绝岛之矿后,孔明便拿着直尺起身。

  将直尺贴在地图上简单丈量了一下长安与洛阳的距离,炭笔在尺子上打了记号。

  然后挪动直尺向下,比来比去,孔明叹了口气:

  “从扬州起船至这绝岛,往返至少有三万里之遥。”

  其中意思也很清楚:咱们就暂时别惦记这个了。

  刘备倒是很乐观:

  “如今我等只需精研算学,试造新海船,只需循序渐进,则海权之先机自可入手。”

  ”如此一来,莫说绝岛,我等更是能以海师利舰巡视西洋,以传汉名。”

  毕竟那清王朝数十万人败于二十几艘这个盖伦船的战绩,便已经将战舰的强势之处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他们只需要按部就班,内崇算学,外取西洋《原本》,上究天文,下察海理,兴海师造强舰,则炎汉之兴,便已近在眼前。

  这是一个无比清晰,且触手可及的未来。

  这个未来庞统也心情激荡,当即就想起来了孝武皇帝的自夸,并轻声念了出来:

  “际天接地,人迹所及,咸尽宾服!”

  彼时闽越国作乱,南越国乃是汉之臣属,于是将此乱告于孝武皇帝。

  淮南王引经据典劝阻孝武皇帝出兵,但“帝不听”。

  结果听闻大汉出兵后,闽越举国皆惊,发生内乱。

  闽越王之头被其属下献于孝武皇帝,以熄帝怒,

  事后武帝传旨将此事告知于淮南王,并将此语作为大汉的目标。

  孔明同样大笑,大声吟诵出由大家班彪所书之文:

  “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

  在孔明看来,大汉一贯所求很简单:

  我的疆域,我说了算。

  就因为这个最简单的要求,汉继四百载,志士仁人前仆后踣,终灭匈奴,得北疆安宁。

  而如今,孔明不才,愿以绵薄之力,复承汉统。

  开算学,兴治学,制工学之统,扬科学之名。

  为后世子孙,谋先发之机也。

  于是成都府衙的气氛愈发融洽。

  张松说若是等益州之事忙完,一定要去这朱崖看看。

  刘巴在一旁笑嘻嘻撺掇,称都到朱崖了,何妨出海一观?

  比如,去看看那汪大渊去过的古里地闷银器有多好看?

  张飞还在那边难以置信这英人竟能将百万土人屠戮一空。

  庞统则很冷酷的指出,蛮种的族类之争就是如此,夷族绝祀灭种据地。

  不过旋即庞统就摇头表示我华夏自不这么野蛮,千年后也才不过百万人而已,如今很可能也就几万人,处理方法多得是。

  比如令其“认祖”,比如以富庶之地易之,比如将佛教徒扔过去等等等等。

  不过详细办法庞统是没打算和张飞说的,毕竟这事儿还挺遥远。

  不过由此庞统也下定决心:绝不能英年早逝!

  ……

  甘露殿中李世民长吁了一口气。

  此前对于海洋到底有多富庶的疑问得到了解答。

  但这个答案让他对于这海洋的渴望再也按捺不住:

  “千秋之业,自海而始。”

  而此前因疆域太大而无法有效控制所产生的忧虑,在此刻也缓解不少。

  让西域成为大唐的走廊,让南海成为大唐的内海。

  只要能成,这千秋之业,还有谁能与朕比肩?

  想到激动之处,李世民的心情再也按捺不住,重重一拳砸在桌案上,让同样满心期待的刘仁轨吓了一跳。

  “陛下?”

  李世民摆摆手,略有不好意思,不过看着刘仁轨,眼神略有期待:

  “正则能海战扬名,可是少时有奇人授海战之法?”

  刘仁轨实诚的摇摇头:

  “陛下,臣乃汴州人,少时粗通水性,不懂水战,更遑论海战。”

  李世民顿时有点失望。

  刘仁轨无疑是一个令他惊喜的人才,但如今海上有如此宏图,仅仅一个刘仁轨就有点不太够用了。

  故而随口一问,便是想要看看是否有在野遗贤,但这么看来果然还是多想了。

  随即李世民自嘲一笑,看那后世驳杂学识可见学无止境,哪有那么多生而知之的贤才?

  还是要往治学倾注心血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