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笼记 11.34章 汲取者们(1/3)

小说:出笼记 作者:核动力战列舰 更新时间:2023-12-30 20:24:38
  江户港湾,这里是曾经人口最最密集的区域。随着巨大的生态灾难,该地区在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后维持住了稳定。

  粮食没了?其也是利用新出现细菌发酵产粮,和自身工业的紧密性,完成了食物加工链。

  甚至在潘多拉初期的全球核大战过程中,也依靠其国民性中带着的纪律性以及非常残酷的集体最为优先性(抛弃无用的人),维持了八个主要工业城市。

  可以说,至少是在潘多拉98年,在全球各大幸存者营地中,曰列岛区域上的幸存者区域,几乎是全球最有现代生产力的区域。那时候他们还牢牢地封锁住几个海湾,能生产吉普车、火炮,以及几千吨的巡逻船。

  但是在潘多拉历98年后,就突然衰落了。今天钢筋水泥百货大厦改造的棱堡军事仍在,但是大部分工业设施内已经停产,废弃的厂房如同鸽子笼一样挤满了残存的人类。外部原因是天殛龙开始兴起,内部原因则是其当时,几大汲取者世家们的内斗。

  这样的结果于当年的因,曰列岛幸存者们一开始选定了应对末日的政策开始,就有这注定结局。

  重温当潘多拉开始全球扩散时,全球幸存者基地的发展情况各有差异。

  随着德干高原建立起人类最后的文明种子保存基地后,领导着全球各地的其他基地,寻找能应对潘多拉场的人类存道路。

  【值得吐槽的是,现在德干高原保存的旧文明资料,统伐区和星汉这类新兴文明到现在仍然没获得,那批守旧派始终是捏着钥匙,作为自己‘传承者’身份的物件证明。直到现在,统伐区另起炉灶已经用不着了。】

  建邺和五色联盟走的“新生命和人类细胞融合”的道路,而霓虹走的完全是“完全融合”,也就是创造了异类生命共生,这有点类似渝城群落的状态。

  但实际上,这种共生最终是创造了,一种出于人类,但是“更优”于人类,靠着以人类生命组织为生,不得不保障人类物种存在的个体,即汲取者。

  最早的一批汲取者明白,这样一重关系是对自己的约束,所以也坚决地帮助本岛民众反击怪兽,亦如他们漫画中的主角一样。在初步恢复工业秩序后,他们自诩,是东亜乃至世界第一,走出了黑暗时代,进入星辉历史。

  当然,他们是不会将光芒与世界分享的。就如同近古时代他们掌握一套技术后,要把所有技术链条全部攥在手里,不让外界来学。

  在稍加强大后,也就开始了对先前本来就没有“大道德观”的秩序进行了灵活践踏。

  本岛内的规则约束下,不能汲取人类,那么就加以合作的名义,进入外界,例如西巨陆,黑河流域。然后基于兵法上的“出奇制胜”,突然变脸摧毁黑河幸存者营地,进行物资抢夺,并且掠走了不少“甘蔗”用来汲取,维持自己派系的高端战力数量。

  注:这帮人为了掩饰自己行为的罪恶,将掠走的人代指为甘蔗。

  然而,这种‘灵活’,让那时霓虹人觉得没错,当他们自以为能,在内部讲文明的面子上维持,又能在里子上维持住了利润,是他们独特的智慧时。

  天殛龙来了。没错,北亜的天殛龙封锁住了整个鲸海,并且一路南下感染整个东亜大陆,爆锤所有的生物群落。当然,也不会漏掉这个列岛上的势力。

  霓虹列岛再一次变成了孤岛,但是当下出现了一个问题。由于对外掠夺中断了,通过榨取“甘蔗”来形成高端汲取者战力,如今这个成长渠道断粮了。然后“英雄”的形象就没法维持了。

  接下来就进入了岛上的混战阶段,大批汲取者分为多个派系相互杀戮。至于杀戮时他们各持什么立场不重要。

  反正战争结束后,由胜利者来书写一切,书写的结局必然是:胜利者是要保护人类派系的,失败者是想要吸干人类派系的。(至于是不是这样,霓虹记忆向来是“反战败”的。)

  霓虹式社会的症结。

  即社会的秩序是火山和海啸各种灾难重压下,造就的。这可以看做是一个大号的军营。

  但这样的秩序缺乏美好的希望和未来作为支撑,其上层统治者也没有同理心对下层来分享希望和未来,最多会施舍同情。这样的施舍更是会随着自己不耐烦了,随时断掉。

  这样高压下的秩序,稍微有一个裂纹就会扩散开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出笼记,出笼记最新章节,出笼记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